蜀雨珠云寄诗笺(组诗)
车英明
夜航札记:从蜀地雨幕到珠海上空
跑道在成都的暮色里被雨线缝补
轮胎与地面摩擦出潮湿的叹息
两个小时,舷窗把雨珠熬成琥珀
引擎在云层下蛰伏成蓄势的雷霆
当机身终于切开低垂的夜幕
珠海正把灯火铺成液态的银河
十万星子在楼宇间流淌
云层像被揉皱的天鹅绒
托举着我们,在上帝的观景台悬停
风在机翼边缘编织透明的经纬
城市的脉络在舷窗上生长成发光的根系
那些被雨耽误的时间突然有了形状
像云朵里藏着的星群
在俯冲的瞬间,纷纷坠入人间的瞳孔
此刻我与万家灯火只隔着一层薄云
所有延误都是天空预谋的伏笔
让我们在穿过雨幕之后
恰好撞见这座城市把自己点亮成
一封递向夜空的,未拆封的情书
——2025年6月22日双流飞金湾机场遇暴雨临记
珠海晚照帖
六月的风把蝉鸣搓成银线
阳台切割着港珠澳大桥的脊梁
它卧成苍龙,鳞片是流动的云影
从黎明到黄昏,总在改写天空的修辞学
游船驶过的时候
我想起千年前那叶孤帆
此刻它正驮着满舱夕照
把波浪梳成青铜色的缎带
——那些被时光磨圆的涛声
正漫过礁石的齿痕
女儿递来的酸梅汤沁着冰雾
玻璃壁上凝着珠江口的潮润
当最后一道金光给桥塔镀上鎏金
海突然睁开蓝紫色的瞳孔
鸥鸟的翅膀剪碎晚霞时
我听见浪花在背诵海盐的十四行诗
而暮色正从桥索间垂落
像女儿刚学会系的丝巾
轻轻裹住发烫的海岸线
我们并肩站成两座灯塔
看夜航的灯次第亮起
把彼此的影子,泡成海水般咸涩的月光
——2025年6月24日港珠澳大桥散步手记
珠海日月贝的夜曲
在夜幕的丝绒下,珠海轻眠,
我与女儿,漫步在日月贝的堤岸。
那两座巨大的贝壳,静静镶嵌,
在时光的沧海,讲述古老的传言。
传说有对恋人,曾在此相恋,
他们的爱情,如日月般耀眼。
为了守护这方天地,他们幻化成贝,
一座迎朝阳,一座伴月眠。
灯光亮起,贝壳上光影翩跹,
如梦幻舞台,艺术在夜中蔓延。
那变幻的色彩,是他们的情话,
诉说着千年不变的眷恋。
女儿的笑靥,在夜色中灿烂,
如同那贝壳中,最璀璨的光焰。
我们在这故事里,沉醉流连,
感受着这夜,这爱,这艺术的震撼。
珠海的日月贝啊,你是夜的诗篇,
每一道光线,都是你迷人的韵脚。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与你相伴,
倾听着你,永恒的浪漫。
——2025年6月26日于珠海
过港珠澳大桥抒怀
钢铁的龙脊在碧波上蜿蜒
衔住南海的潮汐与云絮的变换
建设者的手掌划过了时空
将万吨蓝图锻造成跨世的虹链
此刻流云正以如意的弧度舒展
每一道尾翼都朝着北斗的方向绵延
像失散的笔画在宣纸上重逢
皴染出“和”字的间架,血脉同源的墨线
海水在桥身两侧写下对仗
飞机划破穹顶,船舶切开蔚蓝
而海底的隧管正吞吐光阴
让伶仃洋的波涛读懂通途的预言
当车轮碾过钢铁编织的诗行
所有浪花都在共鸣一个韵脚——
港澳的舷窗与大陆的灯塔
正把同一轮明月,斟进太平洋的杯盏
看那流云拖曳的尾羽从不偏航
恰似民族的脉搏在桥基深处奔淌
此刻天堑作弦,江海为歌
我们以桥为笔,在浪尖续写团圆的长章
——2025年6月27日与女儿过港珠澳大桥随想
七月的奏鸣
当七月的风吻醒紫荆的蕊,
第104次,把山河浸成中国红的海。
维多利亚港的穹顶垂下焰火,
千面旗在天际织出五星与紫荆的重叠
——那是28载归程里,最烫的胎记。
我站在五十七岁的晨光里,看天桥横卧,
玻璃幕墙折射着城市的脉搏。
横幅上的“28”轻轻颤动,
像母亲抚过游子新长出的骨骼。
从嘉兴的橹声漫过百年烟波,
到香江的潮涌托起初升的舵。
岁月在建筑的钢筋水泥里刻下密码,
复兴的辙印,碾过所有夜与火。
掌心的纹路突然与山河契合,
原来每步奔赴,都向着光的色泽。
当生日的烛火与庆典烟火交融,
听啊——中国红漫过脉搏,
在百年潮声里,我们同唱一首永恒的歌。
——2025年6月27日贺建党104周年暨香港回归28周年
跑道上的刻度
轮胎与地面剥离的瞬间
金湾的白云正把蓝天绘成画卷
机翼抚摸云朵的瞬间
你晾晒在阳台的蓝裙子还在飘动
产房的啼哭曾是我的启明星
如今你用高德的导航图
在我掌纹里铺展新的经纬
穿梭在每一条航线上的你
正把热爱和心香慢慢梳理
那天,晨光漫过窗台时
我们的影子在玻璃上生长成并蒂莲
你说潮汐涨落时总想起我哼的摇篮曲
而我数着你睫毛上颤动的朝霞
忽然读懂岁月早把牵挂
织成了不褪色的窗纱
云层在三万英尺处写满省略号
每一朵都盛着未说完的絮语
当我的发线褪成深秋的岸
你始终是我生命里不灭的航标灯
若轮回是条可折返的航线
请让我在孟婆汤碗沿刻下呼号——
下一世的登机口
我们还要用相同的心跳
校准彼此的坐标
——2025年6月28日珠海机场告别女儿
雨线穿城
攀枝花的雨从昨天织到今天
每一滴都裹着木棉絮的轻软
我站在阳台捋顺湿漉漉的思念
看它们顺着雨棚的弧度
连成通往珠海的银线
动车碾过云絮时
我悄悄抖落伞骨上的叮咛
那些在雨雾里发芽的牵挂
正随着钢轨的震颤
把潮湿的光阴熨烫成暖
你说珠海的三角梅开成了霞
而我途经的每片雨云里
都藏着你踮脚张望的模样
直到海风掀开站台的帘幕
你的笑突然撞碎了所有雨意
像阳光拆开一封被淋湿的信
此刻我们踩着浪沫走回家
身后的脚印很快被潮汐填满
就像这一路攒了又攒的话语
总要在拥抱里
慢慢洇开成天气晴好的蔚蓝
——2025年6月29日写于成都至攀枝花动车上
作者简介:车英明,一级播音员主持人、高级政工师、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新闻系统从事电视新闻采写、播报,及专栏策划、大型文艺晚会主持工作,多篇理论文章和电视新闻专题作品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有线电视协会、四川省级广播电视学会、攀枝花市等各级奖项。《金沙江,大裂谷的血脉》《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传》等多篇原创散文、诗歌、朗诵作品获得省市级奖励。
|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30537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