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天籁》(2024年第1期) 作者 张良
授奖词 《天籁》以内敛节制的笔触,勾勒了“我”父亲因听信会计误了自己一生的歌唱特长,以至于父亲晚年对唱歌的不甘、纠结、撕扯和欲罢不能,内心发出“我要歌唱”的呐喊。作者张良如文本中的父亲一样,对该小说持念不甘,经多次打磨,几易其稿为《我要歌唱》,已被省级大刊留用。作者其精益求精的品质值得鼓励。
散文 《沅水的178条支流》(2024年5期) 作者 毛君秋
授奖词 沧浪之水——中华文化的人文之水,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描摹的对象。毛君秋散文《沅水的178条支流》描写了荆楚大地上生活的人们与沧水和浪水这两条河流和谐相处的壮阔情怀;绿色岁月的劳动者的身影,诉说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江湖美魂,心灵纯净与梦想彩虹。经评委会审读并研究决定,将2024《攀枝花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授予毛君秋先生。
诗歌 《五一的乐曲走在矿山的弦上(组诗)》(2024年第4期)作者 谢文峰
授奖词 唯有矿山人更能领略矿山的美丽、更能领会矿山的灵气、更能领悟矿山的精神,诗人谢文峰将诗情画意注入矿的海洋里,在坚硬条理的矿山之中展现了一幅人在矿中、矿在诗里,相映成趣的画面。组诗《五一的乐曲走在矿山的弦上》诗如其名,诗行里洋溢着律动、灵思和精气,既在矿海里寄托了工人诗意劳作的一生,又在工人手上绘就了矿物质百炼成钢的波澜历程,诗人找到了矿身上散发的诗意波动,而这诗意集成了矿山上斑斓的色彩,让攀枝花的矿山流动着工人的柔情和刚毅。矿山是攀枝花的矿山、诗情是攀枝花的诗情,这铸就了这一组诗的鲜明特色。诗人谢文峰从自身现实体验出发,挖掘钢铁中情谊绵长的部分,歌颂矿山工人勤劳乐观的精神,尽管人们迈出每一步脚印的路上,有疼、有苦,然而煤矿是燃烧的、火炉是温暖的,人们有钢铁的意志,这些精神和意志代代流传,熔入攀枝花工业精神,成为其一部分,细水流长。
文学评论 《境界的信仰——宋晓达的诗意人生》(2024年第2期) 作者 曾蒙
授奖词 《境界的信仰——宋晓达的诗意人生》一文,以深邃的笔触与诗意的洞察,勾勒出诗人宋晓达从江湖侠气到行吟隐士的精神嬗变。作者曾蒙以细腻的叙事与宏阔的视野,将宋晓达的诗歌世界置于自然、人文与生命的交汇处,揭示其诗作中“清澈干净”的文本之下,暗涌的悲悯与敬畏。评论既赞扬了宋晓达“不阿谀、不媚俗”的创作姿态,也捕捉到他以行走为道场、以山水为诗笺的生存哲学,展现出一种超越功利与形式的纯粹文学信仰。诗人曾蒙与宋晓达,一位以评论拓深文学肌理,一位以诗行点亮精神原乡,他们的创作与实践,既是攀枝花文学多元生态的见证,更为地域文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