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卡移民点
最先看到的是那些
堆在门前,挂在梁上的玉米
阳光追光一样打在它们身上
三角梅刚上过妆
侧靠着美人靠一样低矮的院墙
任由过往的镜头肆无忌惮地拍摄
风在一家的门前徘徊
故意摇晃着一丛火红的灯笼花
把我吸引了过去
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些被金沙江在乌东德选中的人
像一粒种子从布苦组播撒在混撒拉
的土地上
从此突破了命运的关卡
他们像庄稼一样聚在一起
成为远近闻名的村落
新思想铺就的大广场扎满了姊妹赶
集的根须
洛神花开满的憧憬图贴满了命卡各
家的门头
或许在命卡的梦里,一座城镇已经
发芽
只有坐在小楼的老人
偶尔会想起水下的老屋
会有哪些鱼在进进出出
棉花地移民点
他们被移进了一幅水墨的画里
落脚小楼在笔墨的运行中
走走停停,散落在线条的顿挫转
折中
散发着古典的光泽
棉花地已经退进历史
悬停在山顶的那团白云
只是一个象征,温暖的阳光
是它留下的注释
河流藏在谷底的雾气中
偶尔把上面的桥露出一角
新修的梯田是向上攀爬的梯子
直达悬停的云上
这就是我寻找的诗和远方
庄稼在每一块田里排出的长短句都
是一首押韵的长诗
飞鸟在天空每次飞过拉出的长鸣就
是一次深情的唱和
每一个在田里劳作的人
都是一个诗眼
我多想是画笔上突然掉下的一滴墨
能给画面带来一次意外的惊喜
水墨金沙
从巴颜喀拉山下来
所有的准备,都为的这千里一泼
当一江的水,泼在庄上
这张等待千年的宣纸上。水就成
了墨
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不需要细心收拾
所有的墨,都浓淡相宜
干湿相依,浑然天成
金沙江穿上水波的袈裟捻着时间的
念珠诠释着水的奥秘
木棉树蘸满阳光的笔头突破色彩的
禁区放出带刺的光芒
石头坐在岸边
三角梅伸出修长的枝条
小心地拍着装满心思的肩膀
帐篷里的秘密被掀开的风传开
花朵们抱团打破点景的限制
摆出隐喻、象征、暗示的造型
临水的路,走了一阵
就下到水里
把一脸的秘密搅碎
念佛的鱼,沿着钓鱼的线
游进一块安静的塘
细沙铺开的滩,留下大片的白
水墨里,人都很小
你的到来
是完成水墨金沙
最精彩的一笔。
观音岩引水余压取水站
有了压力,水就不再随波逐流
他们聚在一起,将压力作为骨骼和
脊梁
站起来,抬腿在一根管道里
向上攀爬
这些向上的水,在黑暗中炼就了
夜视
在拥挤中建立了次序
在攀爬中锻炼了筋骨
他们最终冲破了黑暗,站上了
2.79公里的山顶,成为西城区的主
心骨
庄稼因为他们写下了丰收的保证书
草木因为他们下定了与干旱山火对
抗的决心
城区开始造景
把流水引进街道
把云雾点染在楼宇间
把一幅画卷在西区的版图上徐徐
展开
在压力下实现突破的人
更要用好余压
把成功的边界一再拓展。
迤沙拉
我来时,已是午时
你坐在阳光下打盹
风正吹着你白云做的袍子
门前的画,简洁,高古
几片落红恰到好处
流水在江南的曲廊里流出高原的
苍茫
古乐在镂空的时光里注解高贵的
血统
天地空旷
舟车慢行
纵横的田坎和交错的巷子
一笔带过
几个稀疏的游客
是你惜墨如金的知音
张家酒馆被你
一省再省,最终只画在了
游人踉跄的脚步里
我是你几次寻找
遗失在驿道的一个音符
你突然醒过来
侧头看了我一眼,起身撩开袍子
把我点在了琴谱里
你一脸兴奋
盖上小镇的印章
把整个画作,收起来
交给了我。
红旗村
把一个村庄作为一面红旗
插在高原上,瞬间
整个村庄就成了高原的最高点
站在随处仰望
都可以看到红旗飘飘
庄稼都长在红旗上
懂得美学,喜欢在各种天气里列队
善于用云雾,雨水,阳光
妆扮村庄
把不爱言说的大美一览无遗地
展示在天空下
道路彬彬有礼,懂得减震,舒适
每一粒泥土都在思考价值
拓展空间
把红的美学推向极致
统领整个高原
让外来的人流连忘返
离开的人都是一面旗帜
波西村
庄稼,房屋,陡峭的山崖
嘴唇干裂的泥土。这里多像我
背在背上的故乡
那些一片一片的山坡
多像我小时候在故乡翻书一样翻过
的山坡
这些年,我走哪里就把故乡背到
哪里
就像早年父亲背我赶街一样
故乡像我的父母,不习惯城里的
生活
我就在门前栽树,种草
给每一粒泥土取一个乡村的名字
把锄头挂在墙上
给它作伴
我一到波西村
就忍不住把背在身上的故乡放下来
白云像小时候村里来了客人
孩子一样围上来
金沙江在山底似乎也放慢了脚步
踮着脚朝上望了望
有好奇的水从陡峭的水管里爬上来
在水龙头里探着头,弄出滴滴答答
的声音
故乡和波西村有说不完的话
像久别重逢的兄弟
我看村里每一个人都像我的亲人
|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