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艺博览>>文学大观

散文 |赖俊熙:“大笮”的前缘后事
文章来源:攀枝花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07

鳡鱼河“贡鱼”

 

1968年夏天,雅砻江上游的甘孜州九龙县境内山体滑坡,泥石阻断江流,形成堰塞湖,解放军部队即将爆破泄洪。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紧急通知,命沿江两岸各县组织抢险救灾工作队,动员江边群众搬迁,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米易县团结、胜利两个公社临江,县革委接到通知,将任务交给距团结、胜利公社最近的普威公社。公社革委会的主任和副主任“革命”重任在肩,分不开身,便将组织抢险救灾的任务交给公社第二号“走资派”,原社长刘国清,让他前往完成任务,戴罪立功。我是“老保”,普威汽车站站长李荣贵是“走资派”,被编为一组,负责团结公社一个生产队江边几户人家的搬迁。

这项工作虽说是抢险,其实不险,只是辛苦。好不容易,在我们磨破嘴皮跑断脚杆的一番动员之下,几户人家都按时搬到了警戒线以上的人家家里安置下来。李站长松了口气,酒瘾顿时袭来,他用食指和拇指圈成杯子状,对我说:“真想喝一杯!”

他是海军出身的转业干部,好杜康,特别是莫名其妙地被打成“走资派”后,更是一天三顿不离。可现在身处荒山野岭,哪来那珍贵的东西?我便笑:“做梦吧!哪来的酒?”

他神秘地朝江对面抬抬下巴,说:“那边有!我的一个战友是盐边县酒厂的厂长,去了,不光能喝,说不定还能整上一坛带回家去。”

这当然是极大的诱惑,但我还有顾虑,担心上游堰塞湖破堤后,洪水下来冲断公路,被堵在盐边。

李站长听了一笑,说:“这不正好,免得天天弯腰低头受那窝囊罪!”

于是,我们便动身从铁索吊桥过江,步行前往盐边县。到鳡鱼河道班时,已是傍晚时分。

道班班长正蹲在一个大锑盆边,拨弄一条刚捕获的大鱼。我们一出现,他便认出了李站长,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啊哟,这不是李站长么!咋到这儿来了?还是走路?”

李站长说:“我咋就不能走路?走资派戴罪立功去动员江边群众搬迁避险,任务完成去盐边,今晚到你这儿借宿,老熟人收留不?”

班长喜不自禁说:“贵人登门,求之不得哩!李站长贵人有口福,瞧,我正好整到一条稀罕的鱼!”

我们弯腰看去,见那鱼约有三斤,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鳞细小。

李站长便笑:“故弄玄虚!这不就是细鳞鱼么,有啥稀奇?”

班长摇头,握住鱼的头部让李站长看:“它的头比细鳞鱼长,前端比细鳞鱼尖。”说着,又掰开鱼的嘴,“嘴里的牙齿也不同,又尖又钩。这可不是常见的细鳞鱼,而是鳡鱼,喜欢吃比它小的鱼,肉比细鳞鱼更鲜,更有韧性。”

我顿时醒悟:“哦,鳡鱼河就因这鱼得名!”

班长点头,说:“河名叫鳡鱼河,鳡鱼却不多,很难整得到。”

说话间,道班的炊事员闻声而来对班长说:“鱼是好鱼,可惜伙食团的油早就没得了,咋个做?”

班长问:“丁点都没有啦?”

炊事员答:“清油罐罐干了,猪油还有点巴罐罐的。”

班长问:“那你说,咋个做?”

炊事员说:“没办法煎,只有涮罐罐,打漂汤油,用泡菜煮。”

班长点头:“那就快去整!李站长他们走了半天路,饿了。”

于是,炊事员提了鱼去,不大会工夫,便端着满满的一盆鱼走来。

许是那巴罐罐的猪油太少,汤面上竟一点油花花都不见。尽管如此,鱼却无细刺,肉质鲜美又有韧性,被酸酸辣辣的泡菜和小葱的清香激发出鲜活的滋味。饥肠辘辘中,班长拿出不知珍藏了多久的一瓶酒佐食,这俨然是世间最美好的最难忘怀的一道鱼肉佳肴!

一盆鱼很快被我们风卷残云般消灭。

此后十二年过去,我从米易县调入渡口市文联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工作,跟市文管所的专家们厮熟后,从他们那得知,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遣西蜀文豪司马相如出使西夷,置越嶲郡,下辖15县(道),于今盐边置大笮县,县治便在鳡鱼乡境内。并又得知,清朝年间,鳡鱼曾作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沿润盐古道六百里加急,活鲜鲜地送入京城供皇帝享用。

这段历史不时勾起我对那道清汤寡水的“泡菜鳡鱼”的回忆,不由感慨:“第一次到盐边便得以品尝到“贡鱼”,享受到皇帝般的待遇!”

于是对盐边这方历史悠久的土地,更多了几分敬重和向往。

 

“马回子”牛肉

 

我第二次到盐边已是1988年。我从编辑、编务冗杂的《攀枝花》杂志编辑部调入创作辅导部。领导说:“也别任啥职务,做啥辅导了,就充分发挥你的特长多写作品。在市内体验生活,去哪儿你自己决定,不用向我们报告。”

于是,我首先想到盐边。我带着李学明、赤亚鹃和肖思强三位业余作者出发,去体验生活。盐边县委宣传部干事罗三五热情接待我们。他安排下住处后,在街头一家回民馆子为我们接风洗尘。

馆子的老板姓马,高挑个,五十多岁。他亲自下厨,很快几道菜上桌,有拌、有炒、有炖、有汤。全是牛肉,十分丰盛。

“马回子牛肉,盐边一绝!”罗三五说。他毫不忌讳,直呼其“回子”。这是汉人对回民的藐称,令我颇为吃惊。但老马并不在意,乐呵呵地接受,可见罗三五跟老板关系不一般。

我首先注意到那道干煸牛干巴,薄薄的肉片卷曲,红艳透亮,如灯盏窝,一下就能勾起人的食欲。搛一片入口,滋味远比有名的云南牛干巴还要美妙,不由连声称赞:“红似胭脂,薄得透亮,又酥又香,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马得意地笑:“关键在腌制,炒法也有讲究。这是秘方不外传的。”

老马热情,入座相陪,为大家斟完酒,指着菜一一介绍:“这是干拌牛肉!这是清炖三宝!这是泡椒牛柳!这是石花菜肉片汤……”

大家一一品尝。干拌牛肉是用新鲜小米辣椒、野花椒、香葱、香菜等干拌秘制的卤牛肉,其味麻辣清香;泡椒牛柳用自制的泡海椒炒牛里脊肉丝,微酸微辣,十分爽口;清炖三宝,牛鞭、牛尾糍糯可口,汤味浓郁;石花菜肉片汤,雪白的牛肉片与碧绿的石花菜荡漾于澄澈清亮的汤面,令人赏心悦目。马回子牛肉道道菜都不同一般,自有特色。

大家吃着美食品着美酒,三杯两盏过后,主客融洽有说有笑,话题天南海北。其间,我发现墙上的条幅字,词句文雅,字迹隽秀,颇有点功力,便问是谁写的?罗三五说:“便是老马。想不到吧?‘马回子’也算得文化人!”又对老马介绍,说我也写得一手好字。老马听了,立即命两个儿子拿来纸笔墨砚请我题写。盛情难却,我兴之所至,不揣冒昧,起身书行草唐诗一首相赠。

自那以后,我与老马便成了心心相印的挚友。

此后,我又一次带领同事钟少曦和业余作者李学明、姚廷荣到盐边,从那儿出发去盐源,徒步考察体验雅砻江畔山民生活。老马得知后,找到县政府招待所邀我们去做客。我们临行前,特意送煸好的干巴牛肉一大包和几瓶粮食酒。他说这一路全是荒山野岭,这些食物供我们在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时充饥。再以后,我又两次去盐边红宝苗族自治乡体验生活,每次人刚到县城,他便邀我去做客,在他的家里与他把酒畅谈,临走,必备一份牛干巴或牛宝相送。有那么几年,我久未去盐边,他领着大儿子背着刀、砧板、小铁锅和牛肉干巴,乘坐汽车来攀枝花,在我家中把秘不外传的干煸牛干巴的方法教给我。

我与老马的异族亲情犹如兄弟情谊。然而,老马去世时,我却调往北京,在人民日报社下辖的《人民讲坛》杂志社工作,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箐河“浑浆豆花”

 

第一次赴盐边体验生活时,我与李学明、赤亚鹃、肖思强三个文友从盐边老县城乘车,于下午抵达箐河乡。正是秋收农忙季节,乡干部都下村社去了,乡政府空无一人,当晚的住宿成了问题。

同车而来的乡供销社的小张见我们惶然不知所措,热情地伸出援手,说供销社有客房,吃饭她那里可以解决。我们顿时觉得小张姑娘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慈善美丽,感激不尽地随她而去。

到供销社客房放下行李后,小张见天色还早,便说:“你们是奔箐河瀑布而来的吧,现在去还来得及。我煮着饭等你们。”

当晚,游览过宛如千丝万缕珠帘似的清河瀑布后,我们踏着淡淡的月光返回,小张已煮好从永兴家里带来的风干腊肉,外带一盆牛皮菜苔汤在等我们。见我们来了,小张又拿出一瓶酒,殷勤地为大家斟上,还抱歉地说:“今天回来晚了,来不及请人做箐河才有的浑江豆花,只能拿这些招待各位。”

我便头一次听说豆花还有浑浆的。

箐河是傈僳族自治乡,是攀枝花钢铁公司的对口帮扶对象。第二天,攀钢扶贫办领导前来了解帮扶项目落实情况,乡政府设便宴,邀请从市里来的作家一并招待。便宴上自然有箐河的特产“浑浆豆花”。一眼看去与常见豆花不同,就在于豆花渗出的汤不是清澈的豆花汤,而是乳白色的豆浆。

我好奇,便问:“这是怎么做的?”

乡领导神秘地答:“秘方,保密!”说完,哈哈一笑,“大作家尝尝,跟普通的豆花有哪样不同?”

我尝了,觉得比普通豆花的味道醇厚些,鲜嫩些,并伴有浓浓的豆香味。于是大概明白其做法,应该是豆花压好后,把渗出的豆花水滗出,加入豆浆,微火煮开,豆香味便融入了豆花。

乡领导聪明,察觉我似乎破解了秘密,便向我举杯:“我们盐边有好几处‘打箭岩’,老人们说是诸葛亮南征时留下的。以大作家看,这‘浑浆豆花’是不是跟诸葛亮也有些关系?”

我笑着说:“那就应该是诸葛亮的伙头军舀豆花时不小心,将豆花掉进豆浆中,无意间创造了这不一样的美食。”

攀钢扶贫办领导将话接过去:“啊哟!这么说,这浑浆豆花的来头就大了去了,真称得上是历史悠久!”

红宝苗家“长桌宴”和狗肉席

有了两次率领业余作者体验生活的经历,我被盐边悠久的历史和憨厚朴实的民风吸引,在受聘四川省作协文学院创作员期间,又两次只身前往红宝苗族自治乡深入生活,受到乡政府、乡供销社以及诸多苗族朋友的热情接待,还有幸参加了苗医老马家娶儿媳妇的婚礼,收集到不少素材。

最后一次,我在红宝停留了二十多天,被苗族朋友们轮番请到家中做客,坐苗家“长桌宴”,就着烫皮狗肉喝烧酒,吃得嘴角都红肿了。就在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来了创作灵感,正准备离开时,突然有位美国学者在市文管所干部的陪同下来访。我应乡政府之邀,以本土文化人的身份随行。

这位美国学者名叫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副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文化,这次到攀枝花是做雅砻江彝语系民族的田野调查。

老美郝瑞带着一只镜头长长的照相机,一路走,一路拍苗族男子、妇女、儿童服饰;拍苗家木磊磊房屋、火塘、织布机、青石磨;拍做苞谷面面饭全过程。他一边拍一边了解婚俗、寿拜、咂酒、绷鼓仪式、丧葬招魂、供奉神灵等当地风俗。

高鼻子洋人造访,在红宝苗乡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于是,不用乡政府刻意组织,热情又好客的苗汉乡民闻风而动,纷纷来到乡政府大院,用“打跳”的礼仪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这使郝瑞更加兴奋,拍个不停,直到太阳西下,乡政府伙食团的炊事员多次催促方才打住。

这天接待郝瑞的倒不是苗族传统的“长桌宴”,而是狗肉席。菜就一道——一大盆清炖烫皮狗肉,饭是苞谷面面饭。郝瑞狼吞虎咽吃得高兴,无数次竖起大指拇咿哩呜噜称赞。

贵客满意,主人欢欣。李乡长殷勤,又向他推荐肉汤,说喝了大补身体。郝瑞听了,等不及炊事员小杨拿来汤勺,便将还剩有苞谷面面饭的碗伸进盆里,结果弄得一盆汤里苞谷面面翻腾,招来满堂欢笑。

 

“大笮”之风行天下

 

因了五次记忆深刻的盐边之行,冥冥中,我与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距最后一次赴红宝苗乡十四年后,我退休在家闭门创作。2005年的一天,我写完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苏东坡》的初稿,身心轻快地同老妻上街,与文化局工作的朋友王海相遇,被他神神秘秘地带到市体育馆对面的“瑞鑫食府”酒楼,懵懵懂懂地跟市广播电台的胡化龙和酒楼老板罗顺军坐上酒席。至此,我才得知,原来是罗老板接受了胡化龙的建议,要为餐饮注入文化元素,故邀我这曾经成功包装过“金雅仙客”酒楼的本土文化人来共谋这件事。

我便问罗老板是哪里人,经营啥子菜?罗老板答,是盐边国胜乡的苗族人,经营盐边菜。为有别于东北的那个延边,我的脑海里便跳出“大笮”二字,便向在座的诸位介绍了司马相如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夷置越嶲郡于今盐边县鱤鱼镇设大笮县的历史,建议以2100年前盐边的县名替换酒楼现在的名字,以“大笮文化”为酒楼的灵魂,让餐饮文化与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相结合,保持质朴无华、食材原滋原味的盐边菜的绿色养生属性,打造“大笮风地域饮食品牌”。罗老板听了很感兴趣,说酒楼是他们的家族企业,让我草拟个策划概要供其他股东讨论。我应允,第二天便将策划方案写了出来。

然而,此前罗老板已经市工商局的朋友推荐,请来省城几位烹饪专家前来帮助进行经营策划。他将我草拟的策划交给这些专家们,期待来个文化打造与经营管理的强强联合。孰料,专家们认为文化打造是“为政府做宣传”,不屑一顾。所幸,罗老板和他的家族成员已经意识到走餐饮文化之路的光明前景,决定采用我的“大笮方案”,将“瑞鑫食府”更名为“大笮风”,并注册“大笮风餐饮文化公司”,聘我任文化顾问。我欣然受聘,写出近五万字的《大笮风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策划全案》《大笮风店堂文化布置文案》,并请来画家张正连和书法家兼雕刻家庞东风按《店堂文化布置文案》进行二度创作,于体育馆租赁宽敞屋子作工房,开始图文、木刻、挂件制作。

不久,《大笮风店铭》辞赋上墙,引起市内多家媒体关注,记者络绎不绝前来采访。酒楼还在重新装修,“大笮风”还未正式挂牌,便已先声夺人产生轰动效应。当年的11月,主楼装修完成,附楼还在施工,便应顾客的强烈要求,易匾复业,“大笮风”酒楼当月即扭转亏损局面,实现微利。

易匾之初,喜剧不断。因“笮”字是多音字,古老的大笮县的“笮”字字义,少有人知,不少顾客为酒楼应该叫“大笮(zuó,同“作”)风”还是“大(zhā,同“扎”)风”而争执不休,甚至吵得面红耳赤。而正是这些争执,通过口口相传,使盐边悠久的历史与大笮文化日渐普及,一年后,盐边县成立了“大笮文化研究会”。

2005年冬,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来到攀枝花摄制《走进攀枝花》系列专题片,经我竭力推荐,“大笮”乡土风味饮食在《走遍中国》第五集《美食奇闻》中占据主要时段。北京电视台的《四海漫游》栏目组随中央电视台而来,也跟着采访,摄制了“大笮美食”专题片。两部专题片同向海内外播放,使“大笮风”声名远扬,成为攀枝花地域文化餐饮代表品牌。此后,大笮风餐饮文化公司顺势而为,先后将分店开进北京、南京和成都,成为首家走进大都市的攀枝花地域文化餐饮品牌。此后,“大笮风”逐渐发展成为集餐饮业、茶业、酒业、土特产业、特色农业、旅游观光业等多业组合的集团公司。“大笮风”商标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旗下的“大笮风特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大笮风旅游基地”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圣茶”商标被评为攀枝花市知名商标,“国圣茶”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四川省金奖产品”;“大笮风特色农业基地”生产的块菌酒、有机茶等10余种土特产品,于 20125月代表攀枝花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国际康复护理展览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员工人人知“大笮”爱“大笮”。“大笮风企业文化”形成,为此,我创作了《国圣茶史歌》和《大笮风之歌》各一首。

《国圣茶史歌》曰:南方有嘉木,百灵茶故乡。上古昌意降若水,摘叶煮成茶粥汤,生子颛顼常食用,继承乃祖为帝王。西南地,产山茶,配合丹漆与铜铁,万里驮载入中土,贡献西周帝王家。西汉时,饮成风,名士无不爱品茶,司马相如汉赋首,嗜之如命一大家,出使西夷置大笮,就地泉水煮新芽。

诸葛亮,蜀汉相,南征平乱有妙法,分兵一半入民间,教导土人种稻茶,至今西南称茶祖,年年祭祀传佳话,笮地从此飘茶香,采茶山歌响天涯。史河悠悠俱往矣,现代笮人绘新画,种茶万亩绿千山,制成精品国圣茶,云雾雨露赋灵气,日月山川凝精华,旗枪冉冉绿丛园,香魂袅袅醉流霞,形美汤清味回甜,香若幽兰品质佳,峨眉蒙山夺金奖,权威认证有机茶,最高层次环保型,享誉攀西走天下。

《大笮风之歌》曰:索桥悠悠,岁月悠悠,大笮历史古老悠久。帝王将帅留下足迹,文豪名相曾显风流。金戈铁马多少故事,历代移民谱写春秋。战鼓喑声马铃响,南丝古道商旅稠。蓝天悠悠,白云悠悠,大笮风情多彩锦绣。汉族人家小河边,苗寨彝寨青山后。白族院落遥望傈僳板房,摩梭花楼靠着傣家竹楼。一家喜事千家醉,锅庄跳得大地抖。青山悠悠,江河悠悠,大笮风味别有千秋。万亩茶园接云天,国圣佳茗香九州。自然纯真山水奇,妙厨神艺成珍馐。大笮之风行天下,五洲四海任遨游。

《大笮风之歌》由盐边县作曲家关学忠谱曲,请来米易县彝族民间女歌手阿洛首唱,于攀枝花市多家电视台及“大笮风”主店,北京、南京、成都等分店播放,使身处边远偏僻之地的攀枝花盐边县风味美食与地域风情风行天下。

                                                                                       责任编辑 黄薇

 

相关阅读:
中华传统服饰衍生优秀传统文化 [2024-08-07]
市文联召开市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培训会 [2024-07-26]
攀枝花市书法家陈书的隶书《木兰花慢》入选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3“百佳推优”年... [2024-07-25]
攀枝花市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深入盐边县开展采风创作交流活动 [2024-07-22]
探寻传统国学 [2024-07-22]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

《攀枝花文学·庆祝建市60周年特刊》 征稿启事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