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艺人物

画家姚建平
文章来源:攀枝花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22
  

 

姚建平,字演真,四川安岳人。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美术教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艺术家、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攀枝花市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攀枝花市书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攀枝花市美术学科带头人,攀枝花市政协书画院画家。入选中国画创作研究院主办的时代新象——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介工程、许钦松创作奖十年十人优秀艺术家案例,“攀枝花市青鹏人才”培养计划。

 

 

 

求艺之路,不灭性灵是为生机

 

绘画于我而言,从不曾是玩味消遣之法,更不是点缀修饰之技,而是一种需要,通达自我的需要。

儿时爱画,不得绘具,便取灶堂里的焦炭为笔,以院坝的石板为纸,信手涂鸦;若得一枚电池中的碳棒,则实属奢侈,欢喜不已。一个下午,便涂完了所有的坝石,仍觉意犹未尽,于是沿着通村的石板道一路画了开去。蚱蜢、蛐蛐、蝴蝶、泥鳅……各类似是而非的造型铺排一地,好不热闹。每有路人经过,多迟疑驻足,谑言评说一二。直至落日黄昏,路上早无行人踪迹,偶有青蛙跳上田坎,敷衍相和——哇……哇……

年岁几增,山间崖壁成了最理想的画纸,亦不满足于勾画鱼虫小样。乡人尊教,寺刹古像广布,亦常有匠人摩崖造新,每见此情境,心生艳羡,驻足凝望,不觉晨昏,如今想来,初受绘画启蒙,当始于此,那古朴厚重之外的超然和飘逸,令人着迷。于是醉心模仿,在房屋四壁,或描摹道释人物形象,或学作吉祥图案,或仿门神图式……除屋顶瓦片够摸不着以外,其他地方均被涂绘染改,至于作业本与教科书,则更无能幸免,但凡有空白之处,皆为勾描填画所占据,课本插图人物也多被图画成了佛老尊者的模样。现在思想起来,父母与老师真是无上宽容,不仅对此类行为悉数谅解,而且对我狂热的创作激情给与了表扬。一时,痴迷于画画的小子,风靡乡野,对绘画一无所知的孩童,由此确立起了要当画家的梦想,尽管尚不能全然理解画家究竟所谓何来。

后入得科班十余年,严谨修学,却始终不曾放下信自图画的偏执,而且越发深入地掌握了严谨的造型知识,想要打破现实物象轮廓约束的念头就越发强烈,比如在几何球体中塑造洞窟造像,为速写人像画上三头六臂,将点景人物置于树梢顶上……有人谓之曰无中生有或画蛇添足,是谬伪之象;而我却更愿意称其为心象——取悦我心之象:画画如不能使自己开心,不能信手而为,则画它何来?若单以眼见之物为实,谬伪之物其数不知几何,然而若笔下只见器物,又何以照见性灵?

初习笔墨绘事,始从人物趣要入手眼,多临摹壁画古帛。因深受安岳石刻、大足石刻之影响,故颇好追摩佛影,造像图形。家乡安岳,素以石刻之“古、多、精、美”著称,自是上佳的修习之所,一坡一寺,一岩一龛,处处山丘,莫不如是,其技艺之精妙,尤以北宋建隆元年开凿的龛窟华岩洞造像为最:全窟乃一整石向内挖凿而成的长方体样式,再依洞内左中右三面崖壁摩刻造就十余尊均高五米多的“华严三圣”和“十大菩萨”圆雕,十数尊造像悉出自同一崖石,却又各自应化方便,惟有背部极细微处与崖壁相连,整体之下尽显变化之趣,变化之中亦不失整体之势,顾盼辉映,佐辅分明。每岁寒暑,必留三五日,点装笔墨行囊,只身而往。置身于古像前,静心仰瞻,惟觉壮伟浩然之气势劈首压顶而来,雄浑博大,无相比拟。乃捉笔展卷,摩写传移,对面画影,隔空问道,虫鸟细语充耳,钟鼓振动绕心。一卷未尽,不觉已是日近黄昏,然而写画之意却远未尽兴,于是寻求执更长者掌升灯火,冷白的灯光投射在崖壁上方,又折散而下,填染在古像的面部、肩上和手上,剔透而通达,肃穆而庄严,更添画意,遂游走笔墨,追写气韵,及至夜深,方得搁笔,又反复对照,颇为欣喜。一时兴起,即向友人发一信息:我在画画;答曰,无非你日常之事,有何稀奇。又言:此刻在庙里画画;惊而答曰:几近癫狂,不可喻也!

复与长者求教,问讯这精思妙技之绝者,令人心生庄严,正是如来当面。长者答言:“庄严确由心生,如来却非当面。此像精巧,多引众生膜拜,以为拜像即为拜佛;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故而,精巧入微之技艺,纤毫毕现之传摩,反成体悟观心之掣肘,实于大义无助,唯机巧耳。一番言语,好生智慧!

久驻溪山,怡然自得,更沉迷于空林幽谷之趣,流连忘返。又以具象摩刻难得超脱境界,卷中无有自在踪迹,遂孜孜以求出离,故又投学诸家,研习山水之法。自此如入欢喜之境,每日伏案,经年耕作,略有所得。所写物象,多岗峦崖壁,林壑丘田,雾霭升腾,空幽静谧。选景劈境,既是故园景致之体悟与流露,更为心象梦境之架构与追求;立意命名,既取林岗岩谷之本来,又接禅趣参思之见解,无论对景写生,或是拟意创作,均喜恬淡笔墨,广布烟云,诸如《空林》《一合岫》《禅洞溪》《静慧岩》等系列小作,悉从此意出。由图形及造境,自人物至山水,从生涩到成长,求艺之路上,我于意象取法中更替多变,然性灵追求却从不曾改变。无论是最初浑沌不谙义理的信笔涂鸦,还是其间执着繁缛精巧的刻写描摩,更或是如今淡然渐得自我的铺排行运,都是本真性情的流露和意趣心象的映照,并无彼此之分。而所绘之事物,亦俱出自于生养之所与成长之处,无论山水与人物,无论稚拙与练达,皆始发于心绪,乃融于情思,而后出于笔端,是为“形之所托,神之所栖”,与技法种类或题材本身已无绝对关联。

李可染先生曾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一语勘破事画之玄机:进不去技法机要,则不能巧而为匠;出不来术式成规,则不能立而为家,此出入之道,实为变通创新之本来,更是辩证圆融之法门:入者,自是入得经营传摩、笔墨章法、运水设色之道统;而出者,则是要在烂熟之中寻求出离,烂熟则生俗媚之气,若笔笔皆攀援某家,处处皆出于典故,言必称张王李赵之传人,则其作品实又与“我”何干?

绘事欲行长远,必定渐渐舍弃对于技法的偏执,而回归于妙趣本真的率性流露,通达于寄思寓情的自我需要。故曰,入得深法,乃图变通,出离成法,方入“我”境,“我”之所在,性灵所存,不失性灵,是为生机。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阅读:
市文联组织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4-04-22]
十一届市委第六轮第一巡察组巡察市文联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 [2024-04-12]
市文联开展“书香花城·阅享共富”读书分享活动 [2024-04-07]
攀枝花市文联组织画家深入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2024-04-01]
市文联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影《生命底色》 [2024-03-29]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