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艺人物

文化学者王文君
文章来源:攀枝花文艺网  发布时间:2018-12-04
  

QQ截图20181204170346.png

王文君:四川苍溪人,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九六八年分配到攀枝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二○○八年退休。从事古典文学研究,著有《国风译注》《诗经恋歌集注》《古诗名篇选析》《论语选编》《板桥竹诗谱》等专著。近二十年来,研究转向,进入攀枝花历史的领域。已经完成《中国彝家第一村——迤沙拉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笮山古风  若水奇情——盐边县民族风情文化考察报告》《重修红卜苴刀氏族谱》《盐边风情画——带你畅游盐边百里画廊》《山水洞天话米易》《米易——中国颛顼文化发祥地》等专著。

 

王文君:用文字记录一座城

 

周琼

 

  今年是王文君来到攀枝花的第五十年,这年他的《花语芳踪》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打开了攀枝花的文化密码,清理了攀枝花的历史脉络,用理性的笔墨,重构了攀枝花在民族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揭示出攀枝花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王文君坦言,这部书,就是要还原攀枝花历史原貌,纠正人们对攀枝花历史的误读误判,告诉人们攀枝花并非“不毛之地”。

  几十年来,有如移山的愚公,王文君凭借对古代典籍、地方史志记载,以及他的考察研究,用细腻而深情的文字描绘这座城的厚度与温度,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攀枝花。

  

    其实,《花语芳踪》背后的内涵与厚度,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一九六八年十月一日,在经历了汽车整整五天的颠簸之后,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王文君从成都来到攀枝花,和许多建设者一样投身攀枝花波澜壮阔的艰苦创业。工作从建筑工地到学校,随着对这座城的逐步了解,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攀枝花当代建设史是从一九六五年开始的,然而它以前真的是不毛之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一九九八年,王文君调到市政协从事文史工作,他觉得有责任探索研究攀枝花的历史,他要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攀枝花的历史原貌。

  二○○○年春天,王文君来到迤沙拉,温暖的阳光散落在这块掩藏着众多谜团的土地上。从村子旁边数千米的葡萄沟里,微风送来一股淡淡的酸甜气息,与田野里青草散发出的清香,混和成一种独特的气味,令人沉迷。古老而神奇的谈经古乐悠扬婉转,叼着硕大烟斗的老人,放牛牧羊的孩童,爬上缓缓的山坡,在厚实的青草甸子上仰躺而卧,高一声低一句吼起了带着山歌韵味的流行歌曲……迤沙拉的质朴风情夹杂着久远与荒凉。在一所学校里,王文君看到一群光脚的学生,就像看到自己曾经的学生一样,心里激起一阵悲凉。那一刻,他觉得应该为迤沙拉做点什么。此后,他多次到迤沙拉实地考察,他听三位姓起的老人摆起家谱,他们祖上于洪武五年(1372年)从南京落籍迤沙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迤沙拉是汉族和彝族高度融合的“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该村历史上是古南丝绸之路拉鲊古渡的一个驿站,因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蜚声中外的俚濮民俗文化。

  二○○五年,王文君的《中国彝家第一村》出版了,让迤沙拉的悠久历史和长期积淀的厚重的本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为迤沙拉确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也就在这年,迤沙拉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六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专程来攀采访王文君,并制作了迤沙拉历史文化名村专题片。当王文君再次站在迤沙拉面前时,一幅隽永的泼墨山水画卷,在视线里缓慢展开,谈经古乐余音绕梁,一股温暖涌上心头,一扫先前的悲凉。《中国彝家第一村》出版后,王文君十分关心迤沙拉,并长期致力于迤沙拉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可以说,《中国彝家第一村》让王文君迈出了探寻攀枝花历史最关键的一步。在此之后陆续有人慕名找到王文君,请他去考察研究采风创作。这时,王文君也意识到,一本《中国彝家第一村》还远不能够打开攀枝花人文历史这扇门,他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考察研究的机会。

  如果说,挡在这扇门面前的是一座山,那么,王文君要做移山的愚公。

  二○○六年三月,王文君专程到盐边惠民乡弯边村、德阳村、德胜村等地的傣族人家实地考察。弯边村的老人们对其祖上的来历非常清楚,是明朝洪武年间从景东来到盐边的。四月,他又去盐边红宝乡考察苗族同胞,白苗老人侯德安和陶树友说,盐边白苗是洪武九年(1376年)从贵州遵义迁来的。他又到格萨拉摩梭人熊应顺家中寻访,发现她家的房子完全汉化,但屋内陈设完全遵守摩梭人的习俗,与泸沽湖摩梭人家里的摆设没有什么区别。

  每次考察都有重大发现,这让王文君决定深入研究盐边的民族历史。得知,红宝乡干坪子村龙塘社有个苗寨,他又赶去走访发现,有四十多户苗族人居住在山腰间,他们穿苗族服装,保持苗族生活风俗,形成了一个苗族文化非常浓郁的社区,他们说其祖上来自贵州。根据老人们提供的线索,王文君继续深入走访研究考察,有的地方下了车还要走几十分钟,甚至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

  紧接着,刀氏家族的人找到王文君,请他去帮助重修刀氏族谱。这又是一个挖掘攀枝花历史的机会。他研究发现,刀氏家族是明清时代土司家族中的名门望族,世居于红格镇六百多年,已经繁衍发展成为七个分支,几十年的风雨衰败,唯独红卜苴刀氏家族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为了研究攀枝花傣族土司的问题,王文君与惠民河阿氏土司后人、得胜村傣族同胞都接触,理清了红格傣族刀氏家族迁徙流变的历史路径。

  通过春夏秋冬田野式的走访,王文君从耄耋老人口中,从尘封埋没的县邑史志中,从千年不灭的锅庄灰烬中,从百年沧桑的古墓葬群中……抢救出一些珍贵资料,当这些斑驳陆离的历史陈迹,展现在眼前时,他惊讶地发现:从黄帝之子降居若水、颛顼诞生地、傈僳族发祥地、到牦牛羌人建立笮都……攀枝花的历史怎么会是“不毛之地”?一股强烈的责任驱使着他,他要告诉人们攀枝花的前世今生,纠正人们对攀枝花历史的误读。

  五年里,王文君陆续写出了《笮山古风  若水奇情——盐边县民族风情文化考察报告》《重修红卜苴刀氏族谱》《盐边风情画——带你畅游盐边百里画廊》《山水洞天话米易》《米易——中国颛顼文化发祥地》等专著,在学界首次提出并确认:攀枝花为中国傈僳族发源地,攀枝花为黄帝孙子颛顼的出生地。

  事实上,许多时候,我们的研究探寻都需要一股股勇气。二○一二年九月,米易举行“颛顼与米易龙文化专题讲座”,王文君在台上侃侃而谈,其观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王文君觉得,引起争议是好事,他就想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花语芳踪——人文视角下的攀枝花》正在创作之中。

  二○一四年春节,王文君走在路上,树上掉下一朵攀枝花,他捡起来拿在手中百感交集,回家便写下:朱莲惹蜂拥,丹华竞日晖,春风先入画,夭冶众芳随。并决定把它用在《花语芳踪》扉页。在他看来,“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这句话,与其说是对攀枝花的赞美,不如说是对攀枝花的期待。

  

     人一辈子就如同守望者。移山的愚公,总会迎来收获。

  在王文君来攀枝花的第五十年,《花语芳踪》出版了。可以说,在心中沉淀了五十年的情感,铺就成了这本书温暖的底色。

  今年三月四日,攀枝花建市五十三周年之际,市委宣传部、市政协、市文联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共同举办《花语芳踪》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大家认为,《花语芳踪》打开了攀枝花的文化密码,颛顼诞生、傈僳族发祥地、迤沙拉,还有“寻根问脉祭昆仑”…… 逐一为我们梳理了攀枝花的历史文化事件,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提升了攀枝花的文化自信的问题,告诉人们攀枝花并不是文化的沙漠,而且攀枝花文化要继续传承。这本书“文化脉络清晰,有历史有人文有内涵,是有温度的攀枝花文化之书”。

  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花语芳踪》不难看出,作者从攀枝花的千年历史,到如今的城市转型发展,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历史,以及城市建设变迁的关注。“《花语芳踪》的创作就是一份文化自觉的驱使。我就是一个文化人,只想做自己该做的事,任人评说。”王文君坦诚地说。

  攀枝花市文联主席李平在研讨会上说,优秀的文化有助于城市实力的增强,从现实意义上考虑,只有打开攀枝花的文化密码,深度解读攀枝花文化,才能用文化的资源打造攀枝花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花语芳踪》对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也让更多的人重视文化,关心文化建设。也希望更多的文化人,像王文君一样,勇于担当文化责任,让文化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用文化描绘攀枝花的灿烂华美。

  

    从文化的源流上寻找我们的来路,那是心的归属。要留住一座城的历史时光,也唯有文字。幸运的是,有王文君这样执着的人,挖掘守望本土文化,为攀枝花奉献最丰沛的人文历史作品,为我们勾勒出斑斓的城市图景。

  让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在这点上,王文君无疑是做得比较好的,这样说毫不夸张,一本又一本的书可以为他证明,他选择以攀枝花题材为创作母题,守望本土关注历史关注现实,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就拿《中国彝家第一村》和《花语芳踪》来说,读者从中认识了攀枝花的前世今生,对这座城也多了一份了解,更有了亲近和守望的理由。

  其实,从王文君的人生经历来看,大学毕业从大城市来到攀枝花工作到退休,他的情感自然而然累积在一本本书中。“五十年他乡早已是故乡,攀枝花是创作的源泉,想尽最大的努力,在作品里投入深深的感情,真诚而温暖地记录攀枝花。对很多人来说,出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可对我来说,依然把它看得很神圣。如果这一本本讲述‘攀枝花故事’的书,哪段文字能让读者心里一动,那就是对我莫大的奖赏。”

  面对王文君,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促使一位七旬老人,一次次拿起笔,去追忆攀枝花的历史岁月?答案只能是:情感的重量与力量。历史随风而逝,留下的文字力量坚如磐石。

  的确,人到老年,汹涌的时光流到这里都归于静默,尽管暗藏波澜万千,此时给予我们力量的,不是外在的荣耀和其他物质,只能是内心。热爱是一切的理由。王文君谈及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与狗》,这又是一部讲述“攀枝花故事”的作品。他风趣地说,希望自己八十岁还活着,因此要在四年内完成创作。这就是王文君,从五十年前在太平矿区住席棚子教书开始,他和这座城相依为命,他用文字记录这座城,作品是时光的见证,也是一位老人给予攀枝花最深情的礼物,这种深情由表及里,体现在书中抵达深刻。

(责任编辑:周琼)

 

 

相关阅读:
市文联开展“书香花城·阅享共富”读书分享活动 [2024-04-07]
攀枝花市文联组织画家深入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2024-04-01]
市文联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影《生命底色》 [2024-03-29]
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画家深入矿区开展采风写生活动 [2024-03-27]
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开展“我们在一起 共创文明城” 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 [2024-03-14]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