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艺人物

作家王玉军
文章来源:攀枝花文艺网  发布时间:2018-08-08
  

QQ截图20180808172822.png

王玉军:四川省作协会员、攀枝花市作协会员。一九九三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四川文学》《西南作家》《攀枝花文学》《川煤文艺》等发表散文、小说上百篇。二OO年出版长篇小说《煤矿干部》。

 

 

在煤矿世界里深情地写作

张春梅

 

煤矿有很多故事,而且故事还很精彩。

置身井下又长又深的巷道里,看到的是一群群汗水湿透衣背,满身煤灰的黑哥们,工作生活与黑哥们相处如兄弟,谈笑间彼此感受内心的酸甜苦辣。三十多年的情感累积,让王玉军的写作思路如同那长长的轨道不断延伸,他的文学作品,带着煤炭的光泽与底色,呈现给读者一个有故事的煤矿世界。

 

一九九○年,王玉军从四川省技术监督学校毕业分配到太平矿做计量技术员,睁眼闭眼都是窝在大山里的这个小矿,前方永远横亘着黑黢黢的井巷和空中飞梭的煤斗。工作繁忙而辛苦,生活单调而乏味,乐趣无非就是喝酒,打牌,到“中英街”的歌厅里干嚎。或者在矿灯房嘻皮笑脸地对女工说几段荤段子,伙着一堆黑哥们斜倚在澡堂门口对漂亮的“矿花”吹口哨……

矿区的夜晚,总是显得漫长。

一个夏天的晚上,王玉军在灯光球场打完篮球,在乱哄哄、热哄哄的职工浴室洗完澡,来到旁边小卖部买了一瓶冰镇汽水,坐在店门口板凳上打发时间。

突然传来了二胡声。他细听,琴声饱蘸苍凉与悲怆,却又让人感到心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从天空、从幽谷,或从某个神秘的地方悄然而至,琴声拨动了他的心弦,他向小卖店老板娘打听拉二胡的人。

老板娘惋惜地说,“拉二胡的是守澡堂子的。你可别小看他!他两年前是采煤队长、矿区劳模,为救工友腰受伤了,不能下井,才来守澡堂子的。”

回家后,王玉军满脑子都是二胡声,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像潮水般涌来,一气呵成写了小说《拉二胡的矿工》,同事看到了投给矿区文学刊物《星海》。没多久,小说就在《星海》发表了。

《星海》创刊于一九八九年,是太平矿职工自办的文学刊物。矿工写,写矿工,抒煤海之情,长煤矿之志,如点点繁星,在漆黑的矿洞里闪烁着煤的光泽,在平凡的矿区辐射着煤的温度,温暖着矿区的黑哥们。《拉二胡的矿工》的发表,给了王玉军极大的鼓励,他开始写熟悉的矿区生活,写感触最深的煤矿的人和事,《凤凰树》《对同桌的回忆》《小嫂子》等一篇篇文章发表在《星海》上,他越写越有激情。

《星海》发现和培养了王玉军,给了他一个写作成长的平台,也让他成为矿区骨干作者。一九九四年,《星海》主编工作调动,将《星海》的出刊工作交给了王玉军。

《星海》是一本手工油印刊物,工具是最原始的铁笔、钢板、蜡纸、油印机。编委们既编又写,还刻钢板。他们一笔一划地刻,一张一张地写,一滚一滚地印,一刀一刀地切……为了保证《星海》按月出刊,王玉军把《星海》带回家,女朋友、弟弟、妹妹齐上阵,你切纸,我分捡,他装订,在工会搞美工的邻居孙贵山也来配插图。“刻印《星海》,钢板要布纹的,蜡纸要横书格的,油墨要胶质的,用起来才得心应手。”在王玉军看来,无论是最初的《星海》,到成长为后来的《攀煤文艺》,再到现在的《川煤文艺》,一路走来它们承载了煤矿作者的文学梦想,以及众多读者对文学刊物的喜爱。

  

在偏远的矿区里,王玉军做过计量技术员、运输区书记、矿办秘书、办公室副主任、供应科长,当过矿党委工作部部长,王玉军和矿工们“相处得像兄弟一样”。许多深切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使他对和他们有着感同身受,贴心贴肺般的理解。这些,呈现在他的作品中:《矿嫂阿玉》《煤场上空的云》《塌陷事件》《父子一场》《失联24小时》《后方》《警戒线》《人间仙境琅琊台》……一系列原汁原味的“煤矿小说”描写了许多善良的矿工,表现了人性的美好,对人性中的勤劳、善良,尊严与操守,都给予了热情的讴歌与赞颂。

以《星海》《攀煤文艺》《川煤文艺》《攀枝花文学》为主阵地,王玉军以文字见证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文字讲述矿区人的故事。以文学的真诚表达生活的真诚,以真诚的心态对待煤矿人的生活。

王玉军的小说宣泄了煤矿人的情感与风采,劳苦与欢欣,现实与未来。让人读后最深的感受是:有对煤矿人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有对煤矿人生存的关怀与思考,还有对煤矿人的理解与祝福。

的确,王玉军的“煤矿小说”有一股庞大的情感洪流,而这一切的真情流露,都不是空穴来风,闭门造车,而是王玉军的亲身体验。“文学源于生活。煤矿是我小说创作的‘富矿’,这是我最熟悉的环境,写这些作品,都是在写我的记忆,我的生命体验。”无疑,这样的创作有激情,有温度,有力量。

  

人都是有惰性的。身为业余作者同样如此,更何况长期置身于繁忙疲惫的矿区工作。有意思的是,在王玉军没有创作欲望与动力的时候,总会有矿上的干部职工找到他,缠着他,同他聊聊天,喝喝酒。

“王作家,我有故事,讲给你听,你再把它们写出来。”

“王作家,咱们煤矿人可不是又脏又黑的傻大粗,咱们是活蹦乱跳有故事的人,你就使劲写写咱们吧。”

“挖煤的职工有故事,煤矿的干部更有‘节目’,要写的东西多着呢。”

……

无形中,这些人给了王玉军丰富的创作素材,催促他写,鼓励他写。带着黑哥们的鼓励与期许,王玉军坚持写煤矿小说。他期待,自己能写出重量级的煤矿小说。

贾平凹说,作家比的是什么?是创作的能量。正是煤矿这座“富矿”给了王玉军小说创作巨大的信心和能量。

二○一○年,巴蜀书社出版了王玉军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煤矿干部》:通过国企煤矿红石矿科级干部镜安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镜安所在煤矿发生的事件,描写了红石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柳光辉、红石矿党委书记郝学海、前矿长严亮、矿长常得发、办公室主任莫惠敏、办公室副主任童伟、办公室秘书何小江、区长韩铁军、镜安的岳父杨国栋、妻子爱玲、司机杨老二、打工妹李小翠等……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带着生活的质感,煤矿的烙印,展现了当代煤矿里的人情世故、安全生产、改革发展、资源竞争等,再现了一幅幅矿区生活画卷,带读者走进煤矿人的酸甜苦辣,仕途坎坷,人情冷暖。

“这部小说基本上是工作之余写的。刚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写三十万字,真正开始写了才知道——正如黑哥们所说,煤矿是有很多故事的。煤矿这些平凡的普通人物,他们永远是生活的主角。”谈及《煤矿干部》的创作,王玉军说,只要提笔写小说,自然就想起煤矿,想起这帮黑哥们,他们的酸甜苦辣会潮水般涌上心头,我就想把读者当作朋友,把煤矿人的故事向朋友侃侃而谈。

  

当今文学,对现代化背景下煤矿工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追求的捕捉仍显乏力。煤矿人是一群面容模糊的群体,只有在瓦斯爆炸、煤矿透水等事故中,才被媒体一次次地拉近。在媒体关注剖析的事故之外,仍然无法触及矿区的精神层面。

或许,只有文学才能如此细致地探寻矿区丰富和复杂的精神层面。《煤矿干部》正是如此。

二○一○年,攀煤作协召开《煤矿干部》研讨会。时任市作协主席刘成东评价说,王玉军长期工作生活在煤矿,形成了煤矿人的气质和性格,他以真诚的心态对待煤矿人,以真诚的心态对待文学创作,把情感转移到作品中。《煤矿干部》呈现出独特鲜明的特色,看似本色的原生态记录,实则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再现。它的意义,就在以煤矿干部的故事感悟和现实生活,小中见大,一叶知秋。

《攀枝花文学》副主编黄薇在多年前有过这样的评价:《煤矿干部》题材的独到、创作手法的成熟,应当是近年来攀枝花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较大的突破。小说的结尾,镜安的升迁是一个亮点,似乎昭示了煤矿干部光明的前途。或许,这就是作为艺术创作的小说,充满倔强的生命力,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温暖和力量。

三十余年的煤矿工作生活,“煤矿题材”成就了王玉军小说创作的气质与底色,也让他在攀枝花小说作者队伍中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可以说,《煤矿干部》是重量级的煤矿小说,兑现了王玉军对自己、对黑哥们的承诺。但它毕竟已成为过去式。而煤矿的故事还在继续,还依然那么精彩。谈到以后的小说创作,王玉军借用全国著名的煤矿小说作家刘庆邦的话说,“我会像深挖一口矿井一样,继续写煤矿题材小说,下一部小说正在路上……”

煤矿世界有黑的煤,有亮的光,有热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里写小说,就是饱含了深情。

 

    责任编辑:周琼

 

相关阅读:
市文联开展“书香花城·阅享共富”读书分享活动 [2024-04-07]
攀枝花市文联组织画家深入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2024-04-01]
市文联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影《生命底色》 [2024-03-29]
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画家深入矿区开展采风写生活动 [2024-03-27]
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开展“我们在一起 共创文明城” 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 [2024-03-14]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攀枝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公园路6号附1号 邮编:617000

投稿邮箱:Pzh_swlxmt@163.com 联系电话:0812-3324435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
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ICP备案号:蜀ICP备15017755号-1